控制面板 | | | |
当前位置:急诊医学网急诊资讯 → 急诊快讯

急诊医生:“一年365天 每天都一样”

发布人:onetwofree 发布时间:2011-11-22 下午 04:53:53

浏览次数:277

放入我的网络收藏夹


浏览字体设置: -   +
【人物志】之八——何新华

  岗位: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。
  工作地点:急诊抢救室

【医生心语】

  “对我们来说,早就没有国庆、春节的概念,一年365天,对我们来说每一天都是一样的。”

  “现阶段医患关系比较紧张,医护人员应妥善处理好医患关系,规避风险。”

  “治病救人,容不得有半点其他因素干扰,我们从事这个职业,就必须有淡定的心态。”

  “报酬不是最重要的,从事(医生)这个职业,最渴望的是得到尊重。”

  2011年10月5日下午5时30分,朝阳医院急诊科医生何新华到岗,换上白大褂。

  急诊科夜班晚上6点开始,一直到第二天早8点,何新华习惯了在这14小时外,再提前些来到医院,跟当班的医生一起看看抢救室里几十个重症病人,和前一天自己下班时,病情是否有变化。

  抢救室里有24位病人,大多数病人是因呼吸阻塞、憋气而求医的老人,他们床旁的监护器不时响起报警信号,医护人员须随之赶到。

  “今天病人少,早知道应该多留几个给你”,跟何新华交班时,医生唐子人打趣道。

  查房

  一次俩小时不算长的

  “老爷子!您好!晚上吃了吗?”“老太太,今天精神还好吗?”“没事,您放松,我在这儿给您看着呢!”何新华查房时,开场白通常是用他的南方普通话,转着京腔跟病人聊上两句,甚至还要拍拍病人的肩膀,“老爷子得继续努力啊!”

  “这么做,不仅是为了拉近医患关系”,何新华说,重症、长期卧床的病人,身体中往往潜藏着危险。通过对患者提问、观察患者的反应、以及一些简单的检查,可以辨别患者病情变化情况,是否好转、平稳或者恶化。

  晚7时55分,何新华查房结束,24个病人,一个接一个走一遍,没喝水,也不敢停歇,用了将近两个小时。“你觉得长,可是平均到每个病人身上,就几分钟时间。”看着快站不住的记者,何新华摘掉医用口罩笑着说。

  “这不算长,病人多时,一边查房还要一边抢救新病人,有时结束就9点多了,大家才能轮流吃晚饭”,住院医师汤克松在一旁悄悄安慰。

  抢救

  救活病人才有成就感

  9时许,120急救车先后送来两位严重憋气的急症老人,何新华带领医护人员忙着倒床、接诊病人,了解病史。中间,不断有病人的病情出现变化,何新华要疾步过去查看,交代主管护士调整给药的剂量和速度,或给予新的用药。

  一度,何新华要同时兼顾两台电脑,给病人开处方,同时还要回答其他病人家属的提问,安排护士调整用药或医疗设备的参数。

  “这是最普通的工作状态”,何新华说,最累的是抢救呼吸心脏骤停的病人,“几个医生轮换着,不停地做心脏按压,长时间下来大家都筋疲力尽……即便如此努力,由于各种原因,患者也不一定能救活,但有一分希望,我们就会付出百分的努力。”何新华说,做急诊科医生20年,能让自己坚持下来的,就是看到各种各样等着救治的病人,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技术,“在较短的时间,有时只要几分钟就让一个急症病人转危为安,很有成就感”。

  面对死亡

  职业感鞭策自己淡定

  一位81岁的心衰老人已很久没睁开眼睛,身体包裹在棉被里,无创呼吸机遮住一半蜡黄的脸,在拥挤忙乱的抢救室里,他的喘息声很微弱。床旁监护器显示屏上,心跳和呼吸曲线很微弱。

  何新华交代护士,常去看看他的情况。由于长年卧床,伴随多种老年疾病,老人的身体已很虚弱,家属拒绝有创治疗,希望老人平静走完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时光。

  0时50分,安排好一个深度昏迷女孩去洗胃,何新华回到医生工作站,看着斜对面那位依然沉睡的老人,嘴角微扬,“你看,他已经迎来了新的一天。”何新华说,急诊室是一幅微缩的人生景观,有人在这里抢回生命,同时,也有人因各种病因而离去。

  说这话时,何新华很平静,他说开始谁都难受,但在急诊科,随时有新病人等着去救,抢救的时间就几分钟,容不得半点其他因素和个人情绪干扰,职业感鞭策自己必须淡定。

  医患关系

  尽一切努力避免矛盾

  夜里10点多,一位病人在病床上呜噜呜噜地骂起人。何新华很无奈,“他是外地人,脑梗死被送来。现在情况稳定了,家属却拒绝接人,现在电话也不接了。”

  “一旦发生医患矛盾,讲道理已经不能解决问题,有时甚至不给你讲理的时间和机会”,何新华说,现在他和同事们面对医患纠纷,“底线是不挨打,挨点骂没什么”。

  怎样处理医患关系,何新华有自己的一套办法。从接诊病人开始,“他(她)的情况,要采取什么治疗措施,及时跟家属沟通,而且一定要跟主事的家属讲明白,一遍不行就两遍、三遍。”

  可是跟随何新华一年多的汤克松说,“何老师善于事前沟通,要真的发生了,何老师说话慢,又不是北京人,真的是秀才遇见兵”。

  病人老孙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,情况好了很多,何新华来到老孙床前,慢慢放掉气管套囊内的空气,让他试着说句话,老孙望着何新华,嘴唇张合喘息着,努力挤出四个字,“谢谢你们”。

  “应该谢谢你老婆和家人,要不是她没日没夜地照顾你,你哪会好这么快啊!”何新华说,医生救人治病是本分,最渴望的是得到尊重。

  平衡生活

  调休陪家人回来拼命干

  四天连续上10个小时白班,14个小时夜班,没有节日,“来朝阳医院工作10年,只休过一次教学年假”,何新华说,妻子和女儿都曾埋怨自己工作辛苦,没时间顾家。“我姑娘小时候,曾经特别喜欢白大褂,可长大了却有点排斥医生这个职业。”

  为了能陪伴家人,平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,何新华和同事找到了自己的办法,“挤时间”跟同事倒班,把休息的时间攒到一块儿,照顾老人孩子,带家人去旅行,“回来后再拼命工作,有时就是在透支自己”。

  “经历的事情多了,心态就会变好”,何新华说,“你看不出我是个经历过几次大手术的重病人,因为,我从不把自己当成病人”。

  凌晨2时,急诊室里渐渐平静,“今天可能因为接受采访,上天特意安排,病人都不来了,其实每晚10点到凌晨3点是最忙的时候,没想到今天有时间聊这么多”,何新华说,医生也是人,也有疲倦的时候,而一旦有危重病人来,自己和同事就立即进入“战斗”状态,“抢救病人,让我们必须一直精神着”。
最新资讯

·JAMA:直升机急救服务与地面急救服务对严重创伤成年患者生存率的影响

·红细胞输注:美国血库协会(AABB)临床实践指南

·肾上腺素真的能救命吗?

·2011年度急诊医学10大进展

·医卫领域45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

·第三军医大学攻克高原创伤休克救治难题

·《急诊医学》出版

·QASC研究:多学科干预改善急性卒中预后

·科学家发现导致频繁流产的抗体

·急诊PCI提高OHCA存活率

·卫生部通报今年首例人禽流感病例

·沪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新机制

推荐资讯

·急诊医学网关于征求网站合

·脑卒中是首都地区首要死亡

·老年急诊医学之最新发展

·都是世界杯“惹的祸”

·浙江嘉兴60多名学生食物中

·记我国急诊医学创始人邵孝

·急诊医学二十年

·年轻人亢奋老年人疯狂

·A型血库存昨跌破最低警戒线

·没钱救病孩 夫妻双投湖

·家长,让意外伤害远离孩子

·1岁先心儿,当心肺炎反复

·高血压控制的差异

·全球五百医卫专家提出疾病

·老年人普遍“一人多病”

·培养孩子安全意识 让幼儿学

·医学专家:孩子起床太早害

·心脏停跳三小时后成功复苏

·调查显示家长照顾不周 2%中

评论
更多评论...

[Power by V2.0.0] Copyright©2006版权所有_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cngspw.com(hangzhou_china),Ltd;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   ICP经营许可证

联系我们:[email protected] 服务热线:0571-85065806  传真:0571-85065896

| | |